期刊动态 | 《社会工作》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22-08-05

《社会工作》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学者论坛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救济中的自助理念与实践

——兼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时代性‍‍



丁建定 谌基东

摘要: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引发了英国社会的不稳定,传统济贫法不仅没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社会问题,反而因其基本理念与原则的错误诱发和加剧了英国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运动频发,促使政府正视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这不仅促使济贫法等社会政策的发展变化,也促使社会工作等新兴社会人士和社会服务的出现。这个时期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主要社会思潮既希望缓解社会问题,又希望能保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主张应该通过个人自助而非政府济贫作为应对贫困和失业等社会问题的主要办法。这影响了英国社会政策的取向和各种社会力量的行动理念与基本原则,成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基本原则确立的直接思想基础。基于自助理念与原则的制度性救济即新济贫法的有限性,实际上为非制度性救助留下了空间,非制度性救助也成为弥补制度性济贫不足的重要途径。这种非制度性救助既包括有形的基本生活救助,也包括无形的社会服务,专业化社会服务的出现成为英国社会救助的重要变化,社会工作即是这种专业化社会服务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时期英国社会政策的“助人自助”原则决定了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事业必然将其基本价值理念和原则建立在“助人自助”基础上,将其行动围绕着“助人自助”开展,这不仅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基本价值理念表达的时代性,更体现出社会工作“社会建构”功能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者主导型地位关系与志愿者的获得感



常青松 苏敏 姚舜禹

摘要志愿者的获得感是防止志愿者流失的重要心理评价。目前,社会工作者主导型日趋成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在联动实践场景中主要的地位关系类型。然而,鲜有研究对社会工作者主导型地位关系对志愿者获得感的影响机制进行全面探讨。本研究采用2021年11月广东省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收集的“志愿服务获得感”主题调查数据,通过中介分析方法探究了社会工作者主导型地位关系对志愿者获得感的直接效应及二者之间的间接影响机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志愿者对社会工作者主导型地位关系的认同会对其获得感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且会通过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间的积极沟通对其获得感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之间在服务期望、服务感受与建议、分享生活事件、服务心得体会、服务方法技巧、规划组织发展、决策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与分工安排等内容上保持积极的沟通,会显著增加志愿者对社会工作者主导型的地位关系的认同及志愿者的获得感。

关键词:双工联动;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主导认同;积极沟通  获得感


工作家庭冲突与机构青年社会工作者离职意向

——工作情感的调节效应和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



高海珍  邢成举

摘要:“十四五”时期,中国社会工作迈入深度职业化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逐渐从以追求发展规模向注重高质量发展转移。社会工作职业稳定性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数据分析发现,机构社会工作者呈现女性化、青年化趋势,教育程度较高但专业背景不足,持证率偏低与从业年限较短并存的特点。当前机构社会工作者离职意向呈现“内外”差异性、非偶然性、水平流动等特点。工作家庭冲突与离职意向的层次线性回归结果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对机构社会工作者的离职意向具有明显溢出效应;(2)情感投入仅在工作干扰家庭因子对离职意向正向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在家庭干扰工作因子和工作干扰家庭因子对离职意向的正向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职业倦怠在家庭干扰工作因子对离职意向关系中具备完全中介作用,在工作干扰家庭因子对离职意向关系中具备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工作者离职意向的工作家庭关系视角解释,为社会工作管理提供了以“情感赋能”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策略。

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青年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工作情感;职业倦怠

undefined

社会工作与共同富裕


同源分流:“社会工作”与“公益”之辨析

——以两个服务集聚空间的比较为例‍‍



李学斌  雷杰  蔡天

摘要:本文从历史发展溯源、从业人员能力、服务范围、资源取向等四方面构建了一个“社会工作”与“公益”的比较框架,并以两个“社会工作”与“公益”的服务集聚空间作为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是“专业的慈善”,较看重从业人员的社会服务能力,重点是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倾向于政府资源占主导的取向。与之相比,“公益”则是“广泛的慈善”,更注重从业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其包含更加广泛的服务范围,具有偏好市场与社会的资源取向。因此,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与“公益”之间属于“同源分流”的关系,并对日后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公益;慈善


共情与捐赠意愿:微公益项目特征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应研究



蒙艺 高昌政

摘要:微公益是由民间组织发起,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广泛动员普通民众参与的新公益模式。本文整合共情利他假说等相关理论,提出并验证微公益项目特征对共情与捐赠意愿关系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效应。研究发现微公益项目的可参与性、可信任性和内容生动性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共情影响个人的捐赠意愿;且微公益项目捐赠平台的安全性在共情与捐赠意愿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为此,微公益项目应尝试提升可参与性、坚守可信任性、改进项目内容生动性、保障捐赠平台的安全性和增加可接近性等,从而增加捐赠意愿。

关键词:共情;捐赠意愿;微公益项目特征

undefined

社会工作新生代


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核心要素

——基于跨学科概念演进的考察‍‍



季俊含

摘要:实践智慧是社会工作后专业化时期实践转向的讨论热点,然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性概念理解。本文尝试通过对社会工作实践智慧追本溯源,探寻其核心构成要素,为学科概念建构奠定基础。实践智慧在哲学领域存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康德道德哲学、培根实用主义哲学三类解释传统,引入社会工作后主要形成了知识观、能力观、过程观三类诠释方法,在概念跨学科流变过程中浮现出了实践知识、具身能力、价值伦理三项核心要素。社会工作实践智慧核心要素的明确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实务理论反身建构中开展知识生产转化、在主体间互动中培育专业实践能力、在地方性行动伦理中达成良善道德实践。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智慧;实践知识;具身能力;价值伦理


角色差异: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者对医疗场域的适应现状研究‍



张亦弛

摘要: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什么样的角色差异?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别对7名医务社会工作者进行了深层访谈。通过主题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对各类角色感知一致,在医疗场域适应良好”和“在医疗场域中感知到不同类型的角色差异”2个主题以及相关的6个子主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感知到角色一致时,其工作成就感高,对医疗场域的适应良好,愿意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继续履行专业角色。反之,当实际履行的角色与入职前的理想角色以及重要他人定义的角色之间存在差异时,医务社会工作者会对工作内容产生失望,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甚至选择离职。为保证医务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改善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差异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借鉴“派遣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加强高校教育与实务现场的联系,加快医务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角色差异理论;医务社会工作者;医疗场域;主题分析方法

undefined

学术评述


大变革时代下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

——评《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史实录(1979-2019)》‍



胡文博

摘要: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的法国并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虽然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第一次勃兴,但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被取消,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走上恢复与重建之路。《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史实录(1979-2019)》以口述史研究的方法,收录了涵盖中国第二代和第三代社会学家共40位学者的口述史访谈。本文通过运用“社会学想象力”,重点分析了“知青一代”社会学家的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交织,以及他们在大变革时代下的学术回响,并对下一代社会学家的登场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社会学家;口述历史

undefined


undefined

转自:《社会工作》杂志微信公众号

行业政策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