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成为迫切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鼓励更多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和创业,是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也会成为一批大学生的现实选择。
在我国,基层基本上是一个行政概念,它是指行政级别在县(市、区)以下的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行政村),行政级别不高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中小型企业等。从行政角度看,基层就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直接面对广大民众的层面,是官民直接互动甚至互嵌的场域。
今年,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促进大学生就业。民政部等4部门发布文件,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教育部相关司局的文件指出,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在基层特别是街道(乡镇)、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公布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到基层工作,特别是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工作,对大学生既是锻炼,又是一种挑战。我国的大学都在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城市是比较发达、条件较好的地方,农村则相对较差。还有,我国的高等教育(除专业教育外)立意高远,高校学生比较有理想,也会有理想化的现象。现在要到基层去,就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不能失去理想,但也不能太理想化。从大城市充满理想的校园到中西部基层处理琐碎的与民生、社会治理相关的工作,可能会面临一些重要转变。笔者认为,学一些社会工作知识,对去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是有益的。
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所从事的大多是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这是将党和政府的政策变为实践,服务社会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这正和当前的情况相配。现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人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正是社会工作大有作为之时。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提出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大学生到基层从事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正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
之所以说去基层工作的大学生要学一点社会工作,就是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如何做好工作而言的。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是基层政府乃至村(居)管理者的重要职能。民生服务既包括一般的公共服务,也包括面对困弱群体的社会服务。科学的、吸收广大居民及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就是社会治理。社会工作从为民服务、纾困解难,平等尊重、居民主体,建设社区、促进发展的角度,深入开展工作,将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工作介入基层工作有其独特优势:助人自助的价值观,一系列比较科学有效的解决个人和家庭、困弱群体和社区问题的专业方法,与各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密切协作的工作方式,挖掘服务对象自身资源和链接横向资源的工作能力,尊重本地经验、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治理思路,等等。社会工作是与人打交道及协同共事的知识和方法,是深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是科学进行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刚毕业去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尽快站稳脚跟、开展工作、做好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去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培训,为他们的顺利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作者:王思斌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7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