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调查与服务设计
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计划一边开展需求调查,一边以海报张贴、走访入户等形式面向当地儿童招募组员。H村共有18名6-12岁的儿童,其中6岁儿童有5名,所占比例最高。他们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虽然相比其他年龄段的儿童在能力上有所欠缺,但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小组活动要求,是一股值得培养的新生力量。最终,项目组招募到10名6-11岁的儿童,2名为6岁儿童,并和所有招募的组员的父母一一确认是否同意参与。通过对儿童及其家长的访谈,需求调查结果如下:第一,组员希望通过彼此的配合,思考出苗族故事保育的方法,并可以具体践行;第二,组员希望在完成故事保育项目的同时,学习到苗族的文化知识,真正成为苗族文化的传承者,但尽量不要干扰到学业任务和家务活动;第三,组员希望培养并锻炼合作、思考、手工操作等能力。
项目团队基于优势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以组员为中心开展保育、传承苗族故事服务的可能性。第一,组员对苗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积极性较高,且认为开展苗族故事的文化保育与活化传承对于苗家人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具有较为稳定、有效的支持体系。H村不少老人熟知不同类型的苗族故事,部分故事以苗文记载下来,且少数老人可以流畅地阅读这些苗族文字。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督导,他们还掌握了一定的现代传播媒介知识和技术。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与组员以及当地村民互为邻里,建立了熟悉、信任的关系。同时,绝大多数村民也已知晓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的来意,相信通过合作、互动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结合组员的需求及当地的优势,项目团队以苗族故事的文化保育与活化传承为总目标,坚持尊重多样性、维护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开展小组服务。
(二)服务过程
第一次小组活动为学习苗族基础文化知识。项目团队考虑到小组成员对苗族故事中诸如苗绣、苗银、苗族歌舞等的基本文化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不利于他们理解苗族故事,也不利于他们运用发散思维创新苗族故事传播的途径,计划通过本节活动帮助H村儿童从整体上了解苗族文化的脉络,为接下来苗族故事的理解打好基础。作为整个活动的开场阶段,由于组员之间相互认识,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直接跳过自我介绍环节。暖场阶段,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组员带领大家尝试了以朗读苗族故事代替传统播放歌曲的“击鼓传花”游戏,现场的氛围逐渐热闹起来。开场阶段结束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播放了下载的《苗族记忆》基本文化知识纪录片,分别为:勇敢者的生存和发展、牛崇拜文化、指尖上的无字史书、每一件银饰都是一个故事、东方艺术之花。为了确保小组成员可以理解并且认真观看纪录片,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采取个人竞赛,在每集纪录片结束时设置一些小问题,哪位小朋友可以答对问题,便可以获得一枚红星和集体的鼓励,集体鼓励以鼓掌和夸赞的形式呈现。具体为:边鼓掌,边说“给你拍拍手,给你吃苹果,给你放烟火”。在看完每集纪录片并回答完问题后,H村两位老人Z和W分别进行总结,帮助组员进行知识巩固;同时,向组员讲述H村苗族不同于其地方苗族的一些特征。“勇敢者的生存和发展”涉及到苗族的祖先、苗族迁徙的历史以及苗族的传统聚居区;“牛崇拜文化”解读的是苗家人为什么喜欢牛,牛代表着苗家人的哪种精神文化品质;“指尖上的无字史书”通过借代的方式赞扬了苗绣的神奇和象征意义,它最初是苗家人对于地形和山川河流的记录;“每一件银饰都是一个故事”讲述了苗银对于苗家人,特别是苗家女孩的意义;“东方艺术之花”代表了蜡染的至高成就,这一苗家人的传统技艺走出国门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借助这些视频,振兴小组引出“苗族故事保育与传承”的主题,并简单向大家介绍了服务目标和具体思路。此后,振兴小组成员将小组团队命名为苗族故事保育与传承小组,并带领大家一起讨论了小组契约,明确了振兴小组成员和活动小组成员各自的角色,以及工作期间的注意事项和需要遵守的纪律。在第一节小组活动结束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选取了几个问题进行随机抽查,或是单独提问,或是集体发问。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组员无一例外可以对答如流。此外,他们还表示,“知道了过去好多不知道的东西”、“不仅知道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还知道了我们苗族精神方面的品质”、“知道这些,我更像一个苗族人啦”。考虑到前后两节活动之间的间隔时间为一周,而学校学习可能会影响到组员对苗族知识的良好掌握,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布置了作业”——儿童在校期间相互提问。
第二次小组活动是讨论苗族故事保育传承的方向。在这一节活动中,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组员对于苗族故事保育传承的意识,引导并动员他们自行讨论、制订方案。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将所有问题放在电视屏幕上,除了极少数的几个问题外,其他问题全部组员可以流畅回答。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先前了解到Y姐是H村苗族舞蹈队的队长,特别邀请她和组员分享“如何当上队长”的故事。原来Y姐之所以可以成为队长,是因为自己编的舞蹈获得了县舞蹈比赛二等奖,此后只要有人到H村参访,文化站站长都会联系她,让她组织姐妹们一起进行表演。而她之所以要自编舞蹈,是因为传统舞蹈节奏太慢,大家觉得并不好看。改编之后还是以传统的苗族舞姿和步伐为基础,并加入了苗绣制作的元素。由此,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引导组员展开讨论,比如“苗族有哪些文化”、“为什么每次向别人展示时,有苗族舞蹈却没有苗族故事呢”。组员一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后来不少组员提及“苗族故事没有和舞蹈一样进行改编”。接下来,围绕如何改编、如何展示等问题共同讨论。在“没有多少人可以听得懂苗语怎么办”的问题上,组员陷入了沉默。一分钟过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问道:“除了苗语,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呢?”组员J害羞地说道:“把苗族故事表演出来”。现场所有人变得“不安”,这是惊叹于组员J的好主意。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因势利导,启发组员思考苗族故事的传播方式。分组讨论的结果是,传播方式可以有捏橡皮泥、画画、表演、演唱、舞蹈等。组员又共同讨论了每一种方式的优缺点。因为表演涉及汉语对苗语的翻译,可能会失去故事本来的面貌,对于此,现场意见不一。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第一时间连线陶老师,他提到“汉语传播失真”只是对于装饰道具而言,这两种结合可以较好地呈现苗族故事。最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和组员共同确立了橡皮泥场景捏造和故事表演两种形式,本节小组活动结束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和组员一起总结活动内容,分享活动的感想。部分组员提到,通过小组讨论,他们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方向,而且小组名字的确定,让他们有了集体的感觉。还有组员发现,每个同伴都很厉害,很有想法,以前只是在一起玩,并没有像这样在一起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鼓励大家:“现在我们的活动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这是共同思考的成果,每个人都为我们小组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把想法变成现实。”
第三节小组活动是苗族故事的呈现。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和组员共同了解了一个苗族故事,包括整体情节和具体细节。首先邀请Z和W两位老人讲述寻甸苗族干部陆兴凤用苗文记载的《昭傍俭和高帕施》这一苗族故事的经典节选片段。为了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和保真性,Z作为主讲人,用苗语进行讲述;W作为翻译者和补充者,同时防止故事讲述出现偏差。在讲述故事之前,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和组员共同确立了几个问题:如果故事中出现了具体人物,要记清楚有几个人物、这个人物穿戴及外貌有什么特征,故事讲述了哪几个场景、每个场景的情节如何。在讲述完故事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就故事情节“是否可以通过橡皮泥及表演进行呈现”这一问题询问组员,包括Z和W两位老人在内一致认为橡皮泥场景捏造和故事表演具备可行性。接下来,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与Z和W两位老人一起与组员商量苗族故事呈现的流程。第一步,在Z和W的带领下,组员自主共同确认故事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出现哪些人物和事物,呈现怎样的情节。现场确认哪些苗文的讲述是无法通过汉语呈现的。有组员建议,故事中人物的头饰、战斗场景中的武器以及龙的形象无法准确表达,但可以使用橡皮泥和布料作为补充。第二步,任务分工。10名组员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场景的捏造,因为橡皮泥捏造出的场景是静态的,所以除了一些无法用汉语传递的信息,其他部分需要配上相应的文字。四个场景出现了恶霸、恶龙、昭傍俭、高帕施、四位父母、诸多乡亲等角色,为了确保每位组员都能够承担相应的任务,也为了使情节在呈现给观众时可以做到完整和流畅,组员自行商定让F作为旁白,Q扮演乡亲,其余人分属不同的角色。第三步,台词设计。因为《昭傍俭和高帕施》最初作为叙事长诗而存在,缺少一定量的台词,Z和W两位老人指导组员进行台词设计,最终整理出最贴合故事情节的台词。为了保证表演可以顺利进行,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与组员商定在一周之内熟记台词。两位老人主动提出,他们可以利用家中的布料、染料资源,制作表演需要的苗族特色头饰、服装以及简单的武器等道具,这为表演锦上添花。商讨完以上细节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发现组员已经面露疲惫之色,一方面因为这节小组活动的内容较多,另一方面每个组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可能会感到压力。他们提到“我们学了好多呀”“我得好好回忆一下”“好累”。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使用了一些正向的激励性话语:“大家可能感到我们接触的东西越来越深入了,这恰恰说明我们离最后的成功不远啦,大家不用感到有压力,只要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我们整体的效果肯定就是好的。不用着急,慢慢来,我们还有一周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这一节小组活动的内容,大家加油啊!”不少组员重新振奋起精神,点头示意。为了缓解压力,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与组员一起观看《哆啦A梦》的动画片,并再次叮嘱大家认真准备,为了最后的“胜利”继续坚持。
第四节小组活动是橡皮泥场景的捏造和表演排练。首先,通过回顾之前的四个情节,加深组员对于情节的把握,然后按照之前的分组开始场景捏造。对于橡皮泥捏造来说,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场景,一个小组之内又有不同的分工,保证成员对于活动的参与以及他们自身能力、智慧的贡献。对于一些比较难捏造的细节,小组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Z和W两位老人全程对橡皮泥的造型进行指导,并随时提点之所以选此造型的意义。在橡皮泥捏造完成后,组员将每个场景放在一个有底无盖的纸板盒内,按照场景发生的先后顺序放在每次代表团一定会参观的H村文化展览室中,并共同制作了提示标牌以及情节简介。对于表演排练来说,组员们十分喜欢这一过程,全程讨论如何调整各自的表演,并且相互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个别组员遇到瓶颈,无法继续进行排练时,小组中年龄较大的组员主动上前安慰,提供情感支持,并带领大家一起调整状态。小组领导L的出现,是本次小组活动的意外之喜。她对于节奏的把控、情绪的观察以及对于组员的关怀,在提升小组的凝聚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场景排练过程中,Z和W两位老人全程对组员进行指导。经过多次排练,他们可以脱稿并传神和投入地完成故事的展现。在本节小组活动快结束时,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组织了分享。组员们谈到最多的是“成就感”。他们表示没想到自己可以制作出这么精致的作品,也没想到自己可以真正为苗族文化作出贡献。对于两个“没想到”,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认为这是他们起初的不自信和对自身的“轻视”,问道:“一开始没想到,为什么最后都实现了呢?Q说:“是你们(老人和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教得好”。瞬间,总结的氛围活泼起来,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继续追问:“真的吗?”L答道:“是你们的鼓励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然后我们小组之间相互配合,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肯定了L的想法,并讲道:“其实有了Z和W两位老人,你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完成这一件事,所以不要低估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像L刚才提到的,要相互配合一起克服困难。”组员们纷纷点头。
(三)服务评估
从整个小组过程来看,组员自己确定苗族故事保育与传承的方向以及具体细节的把握,而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主要扮演的是资源连接者、引导者和同行者等角色。小组的沟通是顺畅且和谐的;小组领导既照顾到不同组员的个人情感,又起到号召和引领作用;每个组员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当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就活动过程、活动形式、彼此角色以及成果等方面询问组员的满意度情况时,他们表示各种安排符合他们的天性和兴趣,很乐意参与其中;他们对于取得的成果表达出兴奋之情,认为这是“远远超过预期的”。同时,组员的能力得到展现和提升,他们对于问题的解决也逐渐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勇气。就像Q说的那样:“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解决了,我们被大人认可了,以后遇到其他事情我们也可以想出解决办法。”值得说明的是,虽然组员以大人的认可作为标准,但其实这也意味着他们对自己成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承认,而这一切源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潜力的发挥。不过,由于小组的部分活动存在内容多、任务繁重的问题,这对于H村的儿童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为此,笔者建议,为了保证前后活动之间的衔接,以及任务量的适中性,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小组社会工作,可以采取“多节次、少任务、短间隔”的策略。
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并没有专门进行效果评估,而是借助参访团前来参观的机会进行展示。得知2020年1月的一个周六西藏代表团来H村参观学习的消息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与H村村主任协商,希望在节目单中加入苗族故事,村长在观看了苗族故事保育与传承小组组员制作的橡皮泥场景后欣然同意。同时,紧急通知组员积极做好准备,抓紧时间排练。在文化展览室,代表团特别留意到了橡皮泥捏造的苗族故事场景。或许被这“格格不入”的小玩意吸引,所有代表团成员都聚集到场景面前,有人询问:“我们可以把橡皮泥拿起来看一下吗?”。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见状,请L为西藏代表团成员介绍,他们一致表示,“这是文化保护和创新很接地气的一种方式。这就像博物馆里的模型一样,参观完就可以知道苗族的一些故事,对于他们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接下来的演出中,除了中间部分偶尔出现停顿和台词遗忘外,整个故事得到圆满的呈现。从代表团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饶有兴致的。一位代表团的成员说:“民族文化的剧本化呈现还是比较少的,这个还是很有创新意义的。刚才看的橡皮泥场景好像一下子全部动了起来,对于我们了解苗族文化很有帮助,真是不虚此行啊。”苗族故事保育与传承小组组员听到后,相互拍手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通过西藏代表团的反馈,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小组认为,苗族故事保育与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它不仅拓展了H村苗族故事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而且也有助于其文化的整体性、适应性发展。更为欣喜的是,“橡皮泥情景捏造”和“苗族故事表演”具有可持续性和推广性,只要资源和参与人员的能力允许就可以反复进行。抛开苗族故事本身来看,“橡皮泥情境捏造”和“故事表演”对于其他文化的保育、传承也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