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实践|穆莉萍 林移刚:资产为本视角下贫困地区老年社区自组织培育和发展——以重庆市城口县H村为例

2022-09-17

编者按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自2017年底到2020年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联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全国210所社会工作院校实施“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百校对口扶贫计划”,致力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共同富裕理想目标。

广大社会工作院校师生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建设和贫困治理提供了大量案例,积累了社会工作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经验,形成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三年对口扶贫实践》《脱贫攻坚 我们在行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三年对口扶贫案例集》

这两部案例集分别收录了12篇扶贫纪实与7篇扶贫案例,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的反贫困实践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也是广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和努力奋斗足迹的记录。

本文原载于《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三年对口扶贫实践》,作者为穆莉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讲师),林移刚(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在此,对所有参与编写的学者与机构一并致谢。

undefined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在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运用。最早提出“资产为本”模式的是美国西北大学的John Kretzmann和John L. McKnigh教授。该模式挑战了传统的以社区需要为取向的介入模式,提出应以社区资产或社区优势为介入重点。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为本,即强调不是由社区问题或需要出发,而是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来评估和介入社区;二是内在取向,即强调社区居民自身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系构建,即强调居民和社团之间的接触,以及各种网络关系的建立。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对于改进以往传统的社区发展理念和介入方法具有重要启示。

与传统的社区发展模式相比,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对于当前贫困社区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对于贫困农村社区而言,贫困及其衍生的问题复杂而多样,贫困农村及村民的需求长期呈现多元性、重叠性和复杂性等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逐一回应。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看似大量的扶贫资源不断涌入,实则资源存在整合和契合等发展困境。以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扶贫为例,社会工作作为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因其专业的技巧和价值理念,常常扮演“扶智”这一问题解决者的角色。然而,囿于专业认可困境,社会工作在参与乡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常常陷入资源困境,来自政府及社会力量给予的资源支持极其有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社会工作的扶贫常以政府已经确定的贫困户为优先帮扶对象,服务内容则以“问题+赋权+问题解决”为取向,即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时常通过赋权增能的方式增强贫困户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似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服务,实则囿于贫困户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差异等情况,一些服务极易陷入赋权困难的处境。尽管一些贫困个体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缓解了贫困现状,但贫困问题的解决依然停留在有限个体的赋权上,个体问题的解决不足以撬动整个村庄的变革。一旦外部资源撤离,村庄整体的脱贫能力仍未得到激发,村庄的发展仍将陷入困境。从“资产为本”出发,既是对社区整体赋权的需要,也是搭建承接外部资源支持的内生平台的需要。在Stuart Hashage(2006)看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并不是从社区的问题和缺失出发的,它首先关注和思考的是目前社区有什么,即以整体视角看待社区有什么资产;其次,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将其策略集中在社区居民、社团和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强调社区资产、社区居民的创造力的首要地位;第三,社区发展的过程是关系驱动的,需要不断建立和重建社区居民、协会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因此,资产为本的模式特别强调社区的强项、优势和资产,与此同时,它更加从整体的视角看待社区,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体的优势和资产,更强调通过资产和优势构建社区的联结,从而撬动社区内部的变革和发展。

需要澄清的是,传统(需求为本)社区发展模式与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资产为本模式并非完全无视需求,相反它的目标更倾向于“资产+赋权+问题解决”导向,即通过资产构建村庄内部组织关系,培养公民意识和能力来回应需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资产为本”背后的理论思维

所谓“资产为本”,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论层面上的,即不是由社区的问题或需要出发,而是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其二是操作层面上的,即在社区介入时,不是先要进行社区需要调查或社区问题界定,而是先要去寻找社区内的资产及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去厘定一份“社区能力清单”(Capacity Inventory)或“资产地图”(Assets Map)。在这个过程中,“资产地图”是社区发展的关键,辨识和绘制社区“资产地图”是社区发展的第一步。

关于“社区资产”的界定,目前学术界的用法还不太一致。John Kretzmann和John L. McKnigh通过对各种“社区资产”概念和含义的梳理与分析,把社区资产划分为个人资产(Individuals)、社区组织资产(Associations)、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Local Institutions)和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Natural Resources and Physical Assets)四大类,本文结合众多学者的界定,最终将社区资产界定如下:

1.个人资产是指包括社区内居民自身拥有的天赋、才能、知识、技能、资源、价值观及投入感等。我们也可以通常将个人资产理解为社区里的骨干、领袖、精英及热心公共事务的人及其所具备的资产。在社区层面,个人资产极其重要,是社区组织资产、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的基础,是构建资产之间联结的关键。在辨识个人资产过程中,必须以社区居民为本。

2.社区组织资产是指包括社区内的不同宗教、文化、娱乐、社交、公民组织或小组等。在文军(2008)看来,在社区层面,社区组织既是社区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社区资产的形成机制。首先,社区组织是社区资产的一种类型;其次,社区组织是社区资产挖掘、联结和发展的平台。

3.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途径,是社区资产“流通”的有效渠道,包括地区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等。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村庄事务的主要参与者,然而这些群体通常被认为是社区的弱者,在村庄事务参与中常常成为被忽略的一群人,他们虽有心参与社区发展,但缺乏合适的参与平台。社区团体及部门的介入就会使村庄的居民找到参与的平台和契机,强化彼此间的联系纽带,形成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4.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可称为社区资产中的“硬件”,是指包括社区设施,例如山林、河流及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等等必要的物资设备、组织与管理的形式。通常村庄的自然资源是可以在短时间通过村民自觉的努力和行动实现自然到物质资产的转化发展,主动动员社区辨识可待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对于社区发展十分重要。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提醒我们要关注、发动、运用及联结个人资产、社区组织资产、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和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四类社区资产,去推动社区的发展。尤其当外部资源和力量有限或出现困境时,我们可以率先从社区内在资源出发,激发内部力量,更有信心及能力去解决社区面对的问题。当外部进行援助时,社区的变革和发展则更有效。

本文在综合John Kretzmann和John L. McKnigh所提出的资产为本“资产为本、内在取向、关系建构”三大基本原则后认为,在贫困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实践中应该遵循以下步骤:第一,立足于“农村社区内部有什么”,从关注本地社区有什么开始,可以是居民、能力、资源等。第二,“推动建立稳定的居民关系网络”。以农村社区中的需求或社会关系为焦点可以建立多种社区关系网络,如互助网络。把具有相同想法或者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可以形成完善的组织化网络,促进互相支持,解决社区议题等。第三,“内在取向的社区发展策略”,内在取向强调的是社区居民、小组及团体去界定社区问题及参与推动社区事务的能力。社区居民生活在社区内,只有他们最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知晓社区的优势与强项,只有他们才是解决社区问题及发展自身社区的专家。社区内的小组及团体熟悉社区内各项活动的开展,最清楚活动开展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懂得如何利用社区的资产,发动社区内在力量及资源,推动社区发展。因此,在社区居民形成稳定的关系网络时,强化关系网络建设,以此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资产为本视角下贫困地区老年群体的资产辨识

(一)H村社区基本情况

H村位于C县X乡北部,距X乡场镇3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433户,1353人。辖区有村级小学1所,教师2名,在校学生34人。该村具体特征如下:(1)幅员辽阔,居住较为集中,邻里关系融洽;(2)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3)耕地较少,富余劳动力较多,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有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4)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贫困人口较多;(5)乡风淳朴,居民包容性强,旅游业发展较快;(6)社区居民参与热情高涨,社区骨干力量和能人巧匠较多。

(二)H村社区资产辨识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策略便是重新检视、使用及发展各种社区资产,将被“弃置”、“忽视”的人、物和土地等生产因素串联起来成为可以重新再用的资源,并为其提供一个另类的交易系统和生活空间。可见,重视社区资产的利用不仅仅是开发新的社区资源,也是对原有社区资源的再利用。在贫困C县H村,我们经常看到H村贫困的现状,如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缺乏设施,缺乏资源,教育匮乏,外出务工较多,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三留守”并存。如果过多地聚焦于社区的问题,便会发现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解决问题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尤其在现行扶贫资源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当我们看到外部大量支持的同时,也更加感受到社区内部成员的无力感被不断强化,一旦外部资源撤出,社区内部成员可持续的更生发展能力仍然存在较大问题。那么,不妨换一种角度去审视这个贫困乡村已经具备哪些资源?于是,我们开始立足于H村内部有什么,从四类资产出发对H村进行资产评估。在调研中,发现H村自然风貌独特,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是政府目前正在打造的旅游景区,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特色,社区本身拥有旅游协会、妇女协会等社区自组织,社区内“三留守”人员众多,其中村中老年人口最多,村中多能人,且村民对村庄事务充满热情,但缺乏参与契机。是值扶贫力量涌入,大量驻村工作队和社会组织驻扎该村,为该村扶贫事业贡献力量。对于H村具体四类资产简述如表1所示。

undefined

(三)老年群体资产辨识

老年群体经常在社区中被称为弱势群体,也是通常被“忽视”的人,“资产为本”的模式要求我们应该重新检视、使用及发展各种社区资产,将被“忽视”的人、物和土地等生产因素串联起来成为可以重新再用的资源,并为其提供一个另类的交易系统和生活空间。在对老年群体进行资产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H村老年群体身体素质较好,多见一些长寿者,在老年群体中,文化素质较高,政治素质过硬的乡村文化、政治和经济精英占比较高,且这部分群体社区参与意识较强,详见表2。

undefined

三、老年自组织情况简介

组织名为“心时代”老年学堂,该学堂于2017年9月成立,学堂性质为互助发展型社区自组织。学堂宗旨:办好心时代老年学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推动老人互帮互助,维护老人合法权益,探索社区养老模式,参与村庄事务治理。与此同时学堂致力于培养老年骨干人才,激发其内生动力,优化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参与和社区关系融合。目前学堂人数约为30人,且在不断增加,年龄分布在50~75岁之间。老年学堂有相应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设备,组织尚未在相关部门进行法人登记,但在成立时均制定了章程,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从活动开展上来看,拥有常规性活动内容,如每周2次老年课堂,每周一次社区帮扶事务参与,每月一次社区活动,等等。老年学堂目的在于引导老人适应角色的转变,发现自身的价值与潜能,并从学堂中学习养老知识,加深老人们相互间的了解沟通,形成互帮互助的长久性自发学堂,推动H村社区治理进程,促进乡村振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资产为本视角下老年自组织发展的实践策略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的目标在于尝试通过建立或重建社区中的组织、团体,将社区发展及经济发展两者联系起来,在创造经济机会的同时,关注社区内生动力的发展。社区中的组织、团体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平台。通过社区组织的建立,可以让社区居民更深入地参与社区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资源、信息和技术,学会如何去提出诉求以及将社区发展的各种建议通过组织反映出来,从而达到“增权”的目的,为整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发育提供养料。在实践过程中,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较为强调社区的资产辨识与组织培育,即通过盘点社区资产建立合适的社区自组织,动员居民参与组织,增强组织归属感,提升个体能力,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和社区治理能力。与此同时,社区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升组织参与者的能力,更需要着眼于组织的整体能力建设,联动社区外部支持力量,推动社区组织日趋成熟壮大。鉴于此,结合国内外的实证经验和本土情况,本文将资产为本的老年自组织的发展模式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辨识老年群体资产,组建自组织;第二步唤醒组织主体意识,培育组织发展能力;第三步构建资产关系,联结组织与社区发展。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一)组织孵化:自组织的资产辨识与组建

1. 发掘老人群体资产,组建互助小组

“心时代”老年学堂成立之前,经历1个多月的筹备与探索。团队通过前期观察,调研、走访各户人家,对调查情况进行整合发现几大问题。在“三留守”人群里留守老人所占比例最大,H村留守老人普遍存在以下四类情况:一是子女在外务工,部分老人因为丧偶独自居住,情感方面得不到关怀满足;二是留守老人大都存在身体健康问题,老人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疾病,又是比较潮湿的区域,降雨多,冬季湿冷,气候对于老人的日常生活也有较大影响;三是H村老人缺乏养生保健知识,并且缺乏学习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的渠道,生活较为枯燥乏味;四是有一些老人文化程度较高,但缺乏志趣相同的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

从问题出发提供服务并不是社会工作者希望的。社会工作者认为一切抑制主体实践,或剥夺主体实践权力的力量,是造成老人贫困和困难的症结。因此在互助小组发展过程中,着眼于老人个体资产发掘和能力建设是互助小组得以长期维持的基础。挖掘老人的资产,孕育和恢复老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老人在参与学堂活动的过程中觉知自己的主体价值。除了主体意识的提升之外,过程评估也非常重要,即在活动中评估老人的意愿、能力和想法。在第一次老人小组活动中,共计15人参与了活动。第一次活动非常重要,是互助小组发展的重要开端,主要包括互助小组引入、资产和能力取向的初步了解与发掘、参与意愿调查三大环节。在活动过程中,许多老人表现出不自信的状态,社会工作者在互动中耐心引导,时常给予鼓励和赞扬。对惧怕参与活动的老人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耐心了解每一位老人的特质、特长、兴趣,过往经历以及对学堂未来发展的想法。在与老人互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了他们的潜力与能动性,老人感受到被尊重,同时也有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对于他们而言,这种以个体的力量参与社区事务,主动表达自己的机会是他们非常看重的。

第一次活动结束后,老人们兴趣十足。随后,社会工作者组织大家一起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询问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参与学堂的目的,空闲的时间,想要在学堂学习的内容,对学堂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建议等。学员填写认真,并表达了对学堂的浓厚兴趣,也从过程和问卷中了解到每位老人的能力与想法,为组织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许多老人在完成游戏后表示,“感觉自己太有成就感了,好久都没有发现自己这么能干,原来自己还有这种能力,自己也是能够将一些事情做好的,也很久没有这种被尊重的感觉了。”

2.辨识个体资产,发掘小组领袖

社会工作者在组织培育初期充当着策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属于组织的外部力量,而一个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社会工作者的推动,组织的内部力量至关重要,老年组织中的骨干成员是内部力量的来源。这些骨干成员可以说是老年群体资产的彰显,老年组织的孵化在初期需要聚焦于老年群体的资产。在前期资产盘点时,社会工作者发现H村老年群体身体素质较好,多见一些长寿者,在老年群体中,文化素质较高,政治素质过硬的乡村文化、政治和经济精英占比较高,且这部分群体社区参与意识较强,极易发展成为老年组织的骨干人员。骨干成员是一个老年组织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他将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决定组织的属性和发展趋向。

当我们决定成立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后,其实我们的内心依然是没有笃定的,因为我们不确定谁能带领这个组织一直发展,并且我们也不太清楚组织能不能发展成为我们想要的属性。所以,我们开始去寻找一些社区中的能人,比如一些乡贤、巧匠和党员。很幸运的是我们在村里找到了3个老年骨干,一个是村里退休的会计、党员,能够书写且会吹拉弹唱;一个是村里的退休教师,精通四书五经和中国传统文化;另一个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家里经营一家农家乐。这三个人都有一定文化程度,在村里威望比较高,觉悟也比较高,我们发出邀请时,他们非常乐意参加,事实证明这些人真正成为组织的核心人物,为组织发展的方向提供人力保障。(Y机构项目主管)

由此看来,社区骨干不仅包括社区里的能人巧匠,同时还包括村委会成员,村委会成员能够在推动老年组织发展上给予外部支持,如活动场地、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软件硬件的支持。

(二)组织培育:组织主体意识的唤醒与能力培育

1. 组织主体意识的唤醒: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建立

老年组织在成立初期,社会工作者通过评估成员需求及挖掘骨干成员基本明确了组织成员和组织的属性。然而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尚未建立,如何有效地形成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步。通常而言,社会工作者会通过一些破冰活动让成员彼此认识,获得对组织的认知,与此同时建立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老年组织在培育初期让我们之前邀请的成员在我们的小组中获得快乐、认同感和价值感很重要。一般我们会以小组工作的方法去策划一些游戏或者适应组织目标发展的一些活动。比如老年学堂我们是通过4次小组活动建立起来的,比如互动游戏、表演课、手指操教学。很多老年人发现来这个组织挺有意思,慢慢地他们也会发动身边的一些人过来,他们似乎把这个组织看成是一个可以交流学点东西的平台,这是我们特别欣慰的地方。同时我们也会告知他们这样一个组织是干什么的,会给大家带来什么东西。(Y机构项目主管)

在组织培育初期,建立组织的信任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社会工作者需要明确设计一些适合组织成员,能够体现价值观、满足感和获得感的活动,建立成员对组织的信任,以此形成组织的固定成员。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向成员介绍组织成立的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强化成员对组织的认知。

2.能力建设:制度和规范

当成员对组织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和归属感时,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时期开始启动,主要包括选举组织的领导者,通过领导者和组员一起协商建立组织规章制度,完成组织目标和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1)成立理事会

组织在制度化建设过程需要社会工作者和组织成员一起来推选组织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绝大部分会由社会工作在组织成立初期挖掘的骨干人员来担任,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是从组织成员中推选出来的有能力有意愿的人士。

当我们告诉大家,我们要成立一个组织时,成员们非常赞同;当我们告诉大家,我们需要领导者时,一些组织成员可能会沉默,他们可能不知道选谁,此外,一些骨干成员会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不愿意站出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会让成员推选,根据推选结果选定人员。如果大家不知道选谁的情况下,通常我们会动员说服骨干担任,然后由大家表决。理事会最终的人员和组织成员及骨干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着密切关系。(Y机构项目主管)

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组织领导者的产生,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明成员们有了一个功能更健全、力量更强大的服务性组织。正如A组织成员所言:我们老年学堂有理事会了,虽然不懂得是个什么子,但是每次活动的时候,他们四个都在服务大家,组织大家,给大家带来快乐,我觉得挺好,也有个主心骨了,真的感谢他们啊!(A组织成员)

(2)建立组织规章制度

组织在培育过程中不仅要有领导者,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组织的规章制度,以此形成组织契约,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在社区组织决策上,采取成员协商的办法,用组织成员的话来说就是“有事大家开会说了算”。具体来说,凡重大问题和涉及成员根本利益的有关事项,由组织成员会议民主决策,一般性问题由理事会讨论决定,组织成员会议表决。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理事会成员和普通成员还制订了适合组织发展的活动及规则制度。

(三)组织发展:联结小组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组织在完善相应制度建设的同时,标志着老年组织具备了一定功能性。此时,组织成员往往会处在一个矛盾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对组织充满希望,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自己如何参与组织发展和如何自我发展充满困惑,不知道组织能干什么,自己能发挥什么作用。这个时候,需要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一个发展的契机和平台,通过开展组织活动,增强组织的效能,从而满足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中的获得感和价值感。

1.争当社区志愿者

3月5日学雷锋日,我们开展了“展学堂志愿者风采,亮河鱼治理之美的志愿服务活动,”三八妇女节,老人们是我们活动的志愿者,整个活动历时2个半小时,在“心时代”学堂老年志愿者优美、动听的歌声,具有家庭教育意义的故事以及让人沉迷于洪湖水壮观场面的二胡独奏,让整个广场都沉浸在快乐、歌声之中。尤其是在互动游戏环节,老年志愿者耐心的游戏规则讲解、热情的活动邀请,让羞涩、胆怯、抱着观望态度的妇女慢慢加入活动中,感受游戏的快乐,感受老年志愿者的热情与老人对于志愿服务认真、负责的态度。与此同时,老人也在其中得到满足感。(Y机构项目主管)

如Y机构项目主管所言:老年学堂在成长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原有的组织功能性,如文娱组织侧重于文化娱乐,生计型组织侧重于生计发展……在此基础上,社区社会组织还应该注重发挥其他功能,以此增强组织成员的获得感。

2.文体活动共同参与

村里搞元旦晚会,我成了主持人,大家一起唱歌排练,中午一起吃泡面。那天上台前,我看全村老少都来了,我心有点虚,就怕自己做不好,这辈子第一次上台,我们大家都激动坏了,还有电视台来采访,村里人都说我们成了明星,感谢社会工作者和我们这个学堂,我的心情好得很呢。(A组织成员)

3.助推社区发展

老年自组织发展的关键是要回归到社区发展中来,老年学堂最后也要融入社区,参与和推动社区发展,成员才能感受到组织的强大和自己的成长,同时也能获得社区对组织的接纳感和认同感。

当我们和社区社会组织成员讨论今后组织发展方向的时候,我们探讨这样的组织能做什么,理事会成员虽然积极性较高,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后来在H村我们要推动社区的旅游业发展,成立旅游协会,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老年学堂的理事会成员突然明白该怎样参与进来了,老年学堂成员表示他们可以当导游,可以讲村里的故事,可以将吹拉弹唱和旅游融合…… (Y机构项目主管)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老年社区自组织的资产建设与社区再造

(一)资产活化:老年经济互助组织培力

调研之初,社会工作者发现,地处贫困山区的H村,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居多,他们大多靠种庄稼自产自销,自食其力。也有一些身患疾病,不能下地干重活的村民,只能赋闲在家,除基本口粮满足以外,其他诸如子女教育、看病买药等开支只能望洋兴叹。本乡产业发展以家庭经营为主,几乎无剩余就业岗位,老人们已经不起市场规律的筛选,而留守在家的妇女要照顾家里老小,不能远离家乡打工。

深入调研后,社会工作者发现村民擅长竹编,许多自己用的物品都是自己编织的竹编。而竹编艺人刘叔便是老年学堂中的一员,被村里人称为“篾匠”,曾以编售竹编家用品谋生,但由于竹编工艺品成本太高,市场价值难以体现,后来刘叔放弃了这门手艺,外出打工,现在由于身体逐渐出现疾病,刘叔再次回到家里,偶尔出去打临工以补贴家用。社会工作者发现,作为乡村旅游基地,H村的旅游产业单调,只能看看山玩玩水,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此外,社会工作者考虑到原生态纯手工的绿色竹编工艺品具有独特性,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客观地反映当地的人文历史发展情况。在当今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和原生的热潮之下,竹编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在当地政府倡导“一村一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团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旅游、扶贫、本土文化相结合,以教育扶贫的方式,提升居民能力实现自我脱贫,使得本地旅游与扶贫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老年学堂成员为主的“鑫满艺竹”竹编坊的构想在社会工作者心中逐渐成形。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阶段实施帮扶:

1.资源链接:调动本土竹编艺人的力量

在对竹编艺人刘叔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与他详谈,了解他自身对于竹编致富的看法;以后的职业发展以及此方面的想法、需求和展望。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将“鑫满艺竹”竹编坊的构想和他进行了畅谈,并真切地邀请他先对H村有意愿的村民进行竹编培训,他一口答应道:“那可以试一试嘛!”作为回馈,社会工作者为刘叔提供了一定的报酬。

2.人员招募与体验培训:吸引村民积极参与

社会工作者首先从“心时代”老年学堂学员中进行宣传招募,鼓励他们根据个人情况参与免费竹编培训,对于有顾虑的对象,社会工作者耐心讲解组织的计划和展望,激发村民自我造血式扶贫热情,并针对性地逐一为其打消顾虑。同时拜托学员积极向周边的人宣传。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借村委之力,走进村中贫困户、有留守人员的家庭,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宣传、鼓励,发动赋闲的村民参加竹编兴趣体验培训。除口头宣传,社会工作者也进行海报张贴招募,全方位宣传引导。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之下,竹编体验培训就此成功展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勾起了其学习的兴趣。

3.人员确定与团队建设:引导村民领悟“1+1>2”的真谛

体验培训结束后,双方根据意愿积极参与、合力共求发展等原则确定团队成员组成。在基本确定成员之后,并未立即开课培训,而是首先开展组织讨论,让成员明白单个农户独立生产交易成本太高,要想做大做强,只有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大家要一条心,1加1是大于2的。接下来,社会工作者进行了几次团队建设活动,促进了团队成员间的熟悉度和信任感;提升了村民的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归属感,激发了村民潜能与自信心。

4.开展专业培训,培育核心骨干:奠定“自助”基础

在团队归属感形成后,开始进入正题——竹编培训。社会工作者协助刘叔为团队成员开展技能培训,学习编织基本程序和步骤,掌握编织要领,提升编织技能,提供技能方面的答疑与咨询。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鼓励村民进行自我研发,自我开拓。原本就有一定编织基础的成员,在几次培训之后,能够独立编织成品,并在社会工作者引导下,开始教其他学得比较慢的成员。在接近20天的培训学习期间,几位“核心人物”开始浮现,社会工作者对他们进行培育,增强其管理、沟通、领导能力,使其成为组织的领袖,引导组织向前迈进,促进团队的自助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5.产品研发与质量提升:瓶颈期的再学习

竹编手工艺品制作程序较多,做工讲究精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该阶段社会工作者首先组织成员在固定地点进行编织的分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但在此过程中生产得并不顺畅,包括刘叔在内的成员,做出来的成品都缺乏精致感,产品的边角有些粗糙,且样式比较局限,预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问津或者出价很低。在和刘叔聊完之后,发现刘叔也已经黔驴技穷,不知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加精美,也研发不了新的产品,培训学习似乎遇到了瓶颈。面对这样的情况,社会工作者积极在乡政府、村里打听消息,收集资源信息,寻找再培训的机会。最终与“巴山工艺”工艺品协会建立关系。在H村所在乡政府的协助下,对方答应条件,即出售渠道自由,可以不通过他们的销售平台自己独立出售,并对成员进行培训。在为期15天的深化培训(技能培训,经验学习)之后,成员们的竹编技能得到了较大提升,产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得到多方肯定。

6.多渠道产品宣传与销售

在成员们拥有了制作精美竹编制品的技艺之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竹编工艺品生产得越来越多。目前,外界对H村的竹编工艺品的知晓度并不高,以前的零星销售已不合时宜,所以开拓新的销售途径,创新宣传方式亟待进行。组织内成员经过协商,联合H村所在乡政府、H村村民以及“巴山工艺”协会,进行了多渠道的宣传与销售。主要通过“巴山工艺”协会销售平台、川外大学生创业项目网络销售平台以及H村农耕博物馆定点展示,将H村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融入产品中去,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也促进H村旅游的发展。

(二)文化发展:文化保育与文化建设

1. 文化保育与口述史收集行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原有文化不断被冲击,新观念不断刷新旧有观念,传统文化被新生代鄙弃与遗忘,偶然回家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外来人的眼光审视村庄,对村庄文化的不认同与不了解已是一种常见现象。社会工作者联合老年学堂以H村变迁为着眼点,立足于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通过口述历史、个案研究、文献资料查询、集体回忆等方式,重建村庄文化认同与社区认同,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归属感。

口述史的收集过程既是社会工作者挖掘H村传统文化、人文、景点、地域特色的展现,也是增进村民感情、增加彼此了解的契机,还是村民自治与德治的行动践行。挖掘与推崇具有孝、善、勤、俭、德的村民故事,收集与倾听有关农耕的传统文化,借助图片与文字的力量记录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走向,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传承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口述史的收集一方面让老年学堂成员重新发掘、保护和肯定农民文化成就,让村民寻回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进而成为历史自觉、文化自尊和社区自信的群体;另一方面也兼顾了文化的保护,提升村庄内部文化意识,助力H村旅游产业发展。

2. 文化建设与文化氛围营造

当城市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都市生活已成为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而农村文化却在日益衰落,很多农村壮年都会选择去城市里生活,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孩子和妇女。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一个劳动力的缺失,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农村普遍都比较贫穷,随之而来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H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村里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以及小孩,日常闲暇时间基本上都是依靠电视、麻将或串门。社会工作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此类现象原因如下:第一,村里虽然有个公共图书馆,但是能识字的老人、妇女不多,而识字居民长期离家;第二,社区缺乏擅长文娱活动的人才,无法开展相应社区活动,以满足居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第三,村中妇女主任负责整个社区的文化生活建设,但她忙于其他社区事务,尚未形成固定时间以及合适方式开展活动。

在此基础上,老年学堂成为挖掘H村文化资源,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活动基地。老年学堂教村民学习唱歌、跳舞、奏乐器,丰富村民日常娱乐生活;搭建文化平台,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乡村文化主题活动,如元旦联欢活动、“乡坝情”物物交换跳蚤市场、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大型社区文艺汇演,有效地盘活社区现有资源,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文明、和谐、包容的乡村文化氛围。

(三)公共参与:公共空间营造与公共事务参与

1. 公共空间营造

社区公共空间是美好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每个人而言,社区公共空间是使居民自然而然产生行为交集,并因共同的行为而产生情感联系与共生关系的空间媒介。对农村社区而言,公共空间是持续吸引社区资源、社会资源汇聚和运转的磁石,是社区和谐共营生态的培育载体。老年学堂和社会工作者一起盘活村中荒废的场地成立了创演文化基地,作为农民平时休闲娱乐和唱歌跳舞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为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组织成员将老年学堂成员刘某家废置的房屋建成老年活动中心,进行粉刷和装饰;发动村民为高山贫困老人建设垃圾处理池,向高山老人宣传环境卫生改造和垃圾分类教育,等等。

2. 公共事务参与

2018年7月10日上午,老年学堂一起讨论并重新定义了老年课堂今后的发展目标:一是满足学员的日常需求(学习唱歌、下棋、跳舞、讲故事、学政策);二是丰富居民的娱乐文化,提供社区服务(节假日活动、社区公共事业服务,如慰问高山贫困老人,协助扶贫政策宣传等);三是承接商业演出,开展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文艺演出。此外,学堂一直在不断地吸纳村里有才能、有想法的村民加入到学堂中,邀请有演出经验的老师对大家进行山歌教学,创作出能代表老年学堂、农村、农民的歌曲、舞蹈。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结语

面对贫困乡村的现实处境,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需求和问题视角的弊端。当我们把贫困乡村问题化,便会看不到其内部的力量,在大量扶贫资源输入的过程中,扶贫帮扶演变成一种单向输入和权利的偷换,即服务对象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尊重和赋权,那么这种结果最终演变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从而无法引发根本性和深刻性的社区变革,进而也无法回应社区和居民的需求,造成社区内生系统仍然是失灵的。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切入点。从老年群体资产辨识入手,从老年互助小组到社区再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资产视角,发掘个体资产和社区资产,建立社区关系网络,培育社区自组织,通过组织培育来发动社区成员,激活社区内部系统,重拾服务对象的主体性,促进社区参与,保育与重构社区互助关系,培育社区力量,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促成其与外部系统力量的耦合,进而助力贫困社区治理和脱贫攻坚工作。

*参考文献略

THE

END


友情链接